前言:

今年年中蔡總統至參訪新日光模組廠,足以顯見政府在再生能源與能源轉型的決心。而台灣規劃於2025年提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20%,其中太陽光電累積裝置容量目標為20GW,可確保穩定的國內市場。

新日光(3576)、昱晶(3514)與昇陽光電(3561)3家太陽能廠於16日宣布合併成立「聯合再生能源」,創國內太陽能產業史上最大規模合併案,將挑戰全球第二大太陽能電池業者。依三家公司淨值、經營績效,以及過去102030個交易日平均價,作為換股計價基礎,換股比率為昱晶1股換新日光1.39股及昇陽科1股換新日光1.17,未來視情況再調整,預計在明年第3季完成。

本文整理太陽能產業概述、SWOT競爭力分析、3家公司過去經營績效及年報資訊,告訴大家其前世今生及未來挑戰,供各位參考。

 

 

太陽能產業概述:

太陽能發電產業依技術可區分為矽晶、薄膜等兩大類,目前市場主流為矽晶太陽能電池,約占近九成市場;薄膜類包含:非晶矽薄膜、CdTeCIGS、染料敏化、有機薄膜以及新興的鈣鈦礦等型太陽能電池,因轉換效率仍較低,但具有美觀、可撓且弱光環境可發電等特性,約佔一成以下市場。

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,主流矽晶太陽能電池產業可劃分為上游之多晶矽材、晶錠/矽晶圓、中游之太陽能電池片、模組,以及下游之系統建置;此外,尚有材料(包括玻璃、軟性基材、氣體、靶材、槳料、染料及電極材料等)及設備等相關產業;薄膜型太陽能電池則僅有中游模組與下游系統產業。

(圖片連結)

太陽能產業之SWOT競爭力分析:

三家公司歷年績效:

 

老牛總結:

若只看這3家公司過去的經營績效,就長期發不出股利的情況下再加上營收仍無起色,絕對是直接被交易系統給濾除,而股價長期僅在淨值遊走,只能偶爾靠消息面支撐股價。

★太陽能是資金及技術密集的產業,簡單來說就是「燒錢」!所以除了上下游整合之外,最重要的就是資金籌措及財務控管的實力,而現在有政府資金的大力挹注下,未來有機會與國際大廠一較高下!

★我們可以肯定其合併的效益將大於單打獨鬥,未來應有更多策略聯盟的產生。不過以這三家公司的過去績效及未來發展機會,尚無法看出其未來成效如何。尤其是政府入資後,極可能會變成下一檔官股,可否會成為抱緊股仍待後續觀察。

 

參考資料:新聞、公司年報、太陽能產業簡介

 

 

立馬來「股海老牛粉絲團」按個讚吧~

讓老牛更有動力與各位分享哦!

你會有興趣的推薦文章:

用血淚換來的「放空七大罪」-論融券放空

官股加持~是『神力護體』還是『自傷其身』?!

昱晶昇陽新日光組大聯盟

〔記者張慧雯、陳梅英/台北報導〕昱晶、昇陽及新日光等三家上市櫃太陽能業者昨宣布「三合一」合併案,合併後更名為聯合再生能源,產能有機會挑戰全球第二大太陽能電池業者。新日光董事長洪傳獻強調,合併是要打造新的「贏」運模式,不再成為中國代工廠!他坦言,半年前開始醞釀此合併案,且前提是「政府支持(注資)」情況下,邀請同業參與整併計畫,未來也希望其他業者加入。

更名為「聯合再生能源」

三家公司昨召開董事會通過簽署「合併意向書」,以新日光為存續公司,合併後更名為「聯合再生」、資本額約二一億元,由洪傳獻擔任董事長、昱晶總經理潘文輝擔任執行長;暫定換股比例為「昱晶每股換新日光一.三九股,昇陽光電每股換新日光一.一七股」。預計十二月下旬前共同簽訂具法律拘束力的正式合併契約,就會向國發基金提出增資申請,最慢二一八年第三季完成合併案。

昱晶董事長潘文炎表示,三家都是台灣各具特色的太陽能電池製造商,矽晶圓、模組及電廠等產業鏈也有佈局,但面對產業高度競爭,還是要攜手合作,才能打造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太陽能旗艦級企業。

挑戰成為第二大電池業者

洪傳獻說,未來合併後,昇陽光電繼續負責太陽能電池、昱晶負責矽晶圓、新日光負責模組與電廠;太陽能電池總產能規模估可達五GW(億瓦),未來三年內模組產能提升至三GW,五年內達成每年一GW太陽能電站裝置量目標;「希望聯合再生能源成立兩年後就能獲利」。

洪傳獻坦言,各廠區有待整併,目前尚未討論,無法預估影響多大,前提會以最好方式對待員工,協助員工轉調或另外安置。

將向國發基金提增資申請

EnergyTrend分析師曹君如分析,三家企業著重的客戶區域各有不同,產品也各具特色,新日光集中於單晶,並積極轉向單晶高效產品,昱晶擁有昱成與同昱等具垂直整合戰略價值的子公司,昇陽光電是台灣最積極應用多晶PERC的業者;業務與產品截長補短將是最主要優勢所在,對資本應用也更具效率和彈性,且設備和原料採購可獲得更好議價能力。投顧雖多正面看待,但也認為商機才是後續觀察重點。

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昨天對此表示「樂觀其成」;但外傳國發基金將注資五十億元,國發基金指出,目前只有接洽、尚未接獲申請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老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